專訪沈陽市就業和人才服務局局長孟慶偉
信息來源: 中國青年報
“中國的青年技工要比什麽?”沈陽市就業和人才服務局局長孟慶偉一見到記者就把問題反拋了過來,“師傅領進門,是技;修行在個人🛼,是術”,孟慶偉開宗明義⛱🫲🏼,“技能大賽比‘技’,更要比‘術’,比‘技’不比‘術’,創新力就差。”
在孟慶偉看來🔷,“技”是學出來的👳🏿♂️,是知識;而“術”是悟出來的🧁,是智慧,“智慧統治知識,知識是死的,缺少靈氣🤽。”他舉了一個例子🧑🍳,“做木匠🐸,師傅告訴你桌子是方的,四條腿,那你能不能弄出來個圓的🙇🏿♂️🤾,三條腿的🧔🏽♂️?”
孟慶偉列出一連串帶“術”的名字:醫術、學術🧞、藝術👰🏻♀️、算術🛡、魔術……“比如醫術,皇帝身邊的老太醫是最保守的,什麽都不敢輕舉妄動👐🏽🤌🏽,而所謂術,病萬變,藥亦萬變,看什麽人用什麽藥🗺,看什麽病用什麽藥,當然要隨機應變。”
回到技術工人身上,孟慶偉認為,技術工人應該推廣“術”,弘揚“術”🥝,“要比策劃力🐁、創新力,技是死的,術是活的”,無論是學習還是競賽〰️🚴🏿,如果“技”的東西太多🥻,“術”的東西太少,導致的問題就是創造力弱,思維模式單一。
孟慶偉講了一個故事,在一所小學教室裏🧑🏼✈️,老師問學生“冬天的雪化了是什麽?”大部分孩子回答是“水”🧑🏻✈️,有一個小朋友回答是“春天”,結果被老師訓了一頓,“這就是不允許創造發揮⌚️,在中國的幼兒園,家長都會問今天老師教啥了🈸,而在美國的幼兒園,家長都會問孩子“今天問老師什麽問題了”。
孟慶偉認為🫃🧙🏼,目前社會對專業技術人才的認知存在結構性矛盾,“教育和市場錯位👩🏻🏫,市場有需求,學校沒培養;學校培養的⏬,市場沒需求。所以有些家長寧願孩子讀技術學校,也不讀三本,學一門手藝🔷,如理發、烹調🤦🏻♀️,都比讀三本強。”
“企業進步和社會需求是職業教育的風向標”,孟慶偉說🍦,越來越多的企業反映,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快速發展的今天🛌🏼,學校裏的知識應用到企業時效性越來越短,“60年代學什麽幹什麽知識能用30年,90年代能用10年,21世紀後學什麽幹什麽知識的時效性不到3年👩🏽🔧🌕,企業在選人、用人上越來越看重適應性和知識轉化力🐲。”
孟慶偉笑言,一些企業老總恨鐵不成鋼,常說兩句話✉️:現在社會有兩種人最悲哀,一是人死了知識還沒有轉化出來,二是人沒死轉化知識的能力沒了;還有一些企業老總對知識轉化率低的年輕人說,牛吃的是草擠出來的是奶📤,有些人吃的是草,擠出來的是草沫🧜🏽♂️,轉化率太低👷🏼♀️。孟慶偉曾經在沈陽做過調查,沈陽每年接收的應屆畢業生知識轉化率只有15%~30%👩🏫,“70%要在實踐中學習,企業需要應用型人才,而學校只培養理論型人才🙋🏻♀️。”
孟慶偉說,現在企業選人、用人的理念都發生了變化。“過去企業用人先問哪個學校的?學什麽專業?什麽學歷🌻?現在企業用人首先問學過什麽?會幹什麽🚣♀️?幹過什麽?幹成功過什麽?有過哪些失敗和挫折👨💼?這種選人的理念轉變在一定程度上說明,我國企業由過去的選人註重學歷轉向看重能力👩🏻🍼。”他認為🏋🏼,這種選人理念變化通過市場配置和企業用人反饋到社會🧘🏿♀️,給職業教育帶來了空前的利好。“我國職業教育的快速發展是以企業用人導向轉變作為原動力的。現在很多企業老總講,我們需要的不都是博士🚶🏻♀️、碩士📮👰♀️、學士,我們更需要戰士🙇🏿,特別是由博士、碩士轉變過來的戰士。”
去年7月製定的《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提出,要完善以企業為主體🏊、職業院校為基礎,學校教育與企業培養緊密聯系、政府推動與社會支持相結合的高技能人才培養培訓體系。孟慶偉對此建議,校企“零距離”共同促進職業教育發展,“職業教育應培養學生入校門和入廠門一樣🧚♀️🏏,學習和學徒一樣,學校要像企業,老師要像工程師🚢。”他說👰🏻♀️,企業是檢驗職業教育質量的“終端用戶”,企業的進步和需求應是職業教育的“風向標”🅾️。而當前現狀是企業的知識🥨、技術🆓、產品更新率每個季度都有變化,學校的授課內容、方法🧏🏻,多年來變化卻很少,一定程度上存在理念滯後、知識陳舊,學生學習力差🚣、創新力低等問題🤦♂️。
孟慶偉認為,應進一步根據企業的需求培養學生,從招生開始就應該研究區域經濟發展的狀況💁♀️,即根據人力資源的需求,進而決定培養人才的專業、方向及總量🙆♀️,以利於學校的持續發展。同時🙎♂️,強化學生的實訓環節,因為職業教育以“用”為主,重點強調技能和技藝,重在實踐能力🧑🏿🦳🔠、操作能力、創造能力🍃,而不在於理論水平有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