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美國計算機協會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大賽全球總決賽。
人民圖片
為什麽我們的學校培養不出傑出人才?錢學森之問鞭策著國人。
2009年末,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吉林大學、四川大學11所高校在內,旨在基礎學科內拔尖學生培養試驗的“珠峰計劃”悄然實施,“試驗”首先從數學、物理、化學、生物、計算機學科開始。
“於無聲處聽驚雷”,一場對“大師之問”的行動回應蓄勢待發,一場意在驅散人們心頭“人才匱缺”之郁結的大幕即將拉開。
北京大學“元培計劃”、清華大學“清華學堂計劃”、南開大學“本科生創新科研計劃”、南京大學“三三製”人才培養模式……各高校以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為終極要義的“計劃”和“工程”已然或即將展開。
“做創新人才,我們到底缺在哪兒?”我國現行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模式中到底有哪些因素不利於創新人才“冒出來”?這些“計劃”與“工程”能有效地回應並解決這些問題嗎?今天,我們一起來梳理、比照,並聆聽專家的聲音。
缺失 創造的意識和批判的思維
探 索
互動式教學+小班授課
【現狀描述】中國學生喜歡服從導師,很少對自己的老師說“不”,而美國學生對導師來說更具挑戰性,經常提出各種各樣的奇怪問題;在中國講臺上,很少有教授敢講自己也不懂的問題,在美國,經常可以看到學生和老師一起探討老師並不知道答案的問題,在討論中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專家觀點】南開大學教務長朱光磊:對初入大學的本科學生來說,往往沿襲高中階段的學習習慣,成了照本宣科、被動的“接收式學習”,要“逆轉”他們的這種抑製自身創新思維“生長”的情勢,促成“人人競相創新”激勵機製。
上海交通大學密歇根天美院長倪軍:國外的好大學,不僅重知識傳授,更重批判性思維和能力的培養,相比較於國外的學校,中國學生發散性思維、領導力和自信心都相對不足。
耶魯大學校長理查德·萊文:牛津、劍橋的導師製度是很好的教學方法,在導師製模式下,學生必須自己進行立論、辯論和獨立思考。美國的模式也是互動式的討論會,小班授課,一小群學生自己去立論、辯論、挑戰彼此,學生自己去解決他們以前從來沒有碰到過的問題,去分析某一個觀點的正反兩個方面,而不是盲目接受導師的觀點。
【創新案例】清華大學——2003年,設立“新生研討課”,授課模式為小班上課,10—15個人左右,由名師主持,以探索和批判性思維和研究為基礎,註重師生之間的互動和教師的言傳身教,到如今,“新生研討課”已陸續開設250種,每年有4000多名新生受益;實施“大學生研究訓練計劃”,由學生自己選擇課題,在教授的指導下利用課外時間開展研究;開展實驗室探究課,學校所有實驗室不僅對研究生開放,而且對全校的本科生開放,接受本科生參加實驗室的探究工作。
缺失 寬闊的視野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探 索
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相結合+國際交流
【現狀描述】中國學生解一個方程式比美國學生巧妙而且快速,但是美國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卻要比中國學生強很多,他們可以從生活遇到的問題中提取方程式,而中國學生往往就題解題;中國學生喜歡做完了作業對答案,如果大家一樣就放心了,在一些國外學校的課堂上,問題可能沒有唯一解,只有若幹解裏有一個相對較好。
【專家觀點】同濟大學教務處處長廖宗廷:全球化時代,是學科交叉時代,傳統專業不可能培養出當今社會需要的跨學科復合型人才。要解決人才培養過程中一些根本性、關鍵性問題,需要大膽探索,無現成經驗可循,通過試行實驗班,從課程授課、訓練方式、考試方式各環節進行改革探索,會有新的好的經驗出來,從而帶動高等教育改革和人才培養質量。
北京師範大學比較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劉寶存:從課程結構上看,我國本科生教育課程仍然存在著過分專業化的傾向,重視跨學科教育正在成為各國高等學校課程改革的重點之一,應借鑒美、英、法等國高等學校的經驗,廣泛設置跨學科課程甚至跨學科輔修、跨學科專業,把教學的重點放在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分析能力、批評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上。
【創新案例】南京大學——“三三製”教學模式,以通識教育和個性化培養為特征。第一個“三”,即大類培養、專業教育培養、多元培養三個培養階段。
其中,大類培養階段,由新生研討課程計劃和通識教育課程計劃兩部分組成;專業教育階段,由學科大類平臺課程計劃和專業課程計劃兩部分組成;多元培養階段,實行個性化培養課程計劃,學生可以在本專業學術類、跨專業學術類和就業創業類這三個層面上進行選擇。如選擇本專業學術類路徑,將會按照本專業研究生的要求,設計培養方案;如選擇跨專業方向,在完成規定的本專業課程後,修讀第二學位;如選擇就業創業類,要將一部分時間投入到社會實踐中,培養創業就業能力。
南開大學——本科“百人計劃”,每年公派至少200名研究生出國留學外,還選拔100名優秀本科畢業生,派到一流大學,師從一流導師。
缺失 平和的心態和踏實的學術追求
探 索
合理的評價體系+科學的創新導向+不以就業為唯一導向
【現狀描述】上課記筆記、下課背筆記;每日忙著考研、考托、考證,只是因為身邊的人都這麽做;從入學的第一天開始就打聽就業前景,從大一就開始為找工作做準備,忙著兼職、忙著打工,忙著思考日後的求職簡歷怎樣寫得漂亮……
【專家觀點】斯坦福大學校長約翰·漢尼斯:大學提升其卓越性,要保證自由的探尋和由教師所引導的研究,大學很多的創新是因為研究人員在他們感興趣的領域開展研究。
倪軍:科研應該兼顧對接國家需求和個人興趣。我們的創新導向通常是為了解決國家的重大需求,其優勢是可以調動一切資源,很高效地解決某些技術問題,但不足在於可能的創新也只局限在某個點。如果是興趣驅動的創新,則是非常廣泛的知識創造,結果不一定能馬上應用,但如果有重大突破,往往就在這些結果裏。
天津大學校長龔克:大學永遠也不可能滿足企業的具體需求。我們不可能、也不應該把企業的需求作為大學培養的目的,企業需要的是大學生的基本素質和綜合素質,大學生首先是人,做人做好了以後才能做好事。
中國人民大學校長紀寶成:現有的學生評價製度、考試製度過度講求整齊劃一,評價內容不科學,評價方式單一、粗糙,壓抑了創造性思維的成長,學生把通過考試作為唯一目的。
【創新案例】天津大學——建立新的創新人才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從單純按學習成績評定優劣,向既註重學習成績,又關註綜合能力、整體素質和發展潛力上轉變。在工科高層次班、輔修專業、優異生、保研生選拔和獎學金評定等過程中,引入綜合測評環節,逐步完善創新人才評價機製。加強考試方式和方法的改革,加大平時成績的比重,根據課程性質適當增加小測驗、大作業、小論文、調研報告等考核環節,合理評價學習效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加強創新環境建設和文化氛圍提升。學校以國家實驗室、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國家級工程中心為核心,建立一批專門面向學生的工程實踐基地和科技創新實踐基地;鼓勵學生參加“馮如杯”競賽活動,活動已經連續舉辦逾20年。
(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