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的學生參加“鄧小平理論研究會”“黨章學習小組”等理論學習型組織;80.4%的學生申請加入黨組織;14%的學生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
這是一份安徽工業大學關於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的最新調查結果。這組數據反映了愛黨愛國🤹🏽♀️、關心時事、勤奮學習、立誌成才、健康向上等價值觀念已成為大學生的思想主流。2004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後🥁,各地各部門各高校貫徹落實中央精神,大學生思想政治面貌發生明顯變化→,價值觀積極🏊🏼♂️,學習態度端正,生活方式健康。
理想信念不斷強化,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基本形成
教育部2010年高校學生思想政治狀況滾動調查結果表明👨🏻💼,大學生思想發生明顯變化——
對堅持黨的領導表示認同的比例比2004年上升近10個百分點;
對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表示認同的比例比2004年上升22個百分點📦;
對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充滿信心的比例比2004年上升5.5個百分點;
……
5年多來,各類高校學生黨員占學生總數的比例已從2004年的7.1%上升到2008年的11%,目前每年發展大學生黨員數量占全國發展黨員總數的1/3以上⛹🏿♂️。
無論是我國造血幹細胞跨國捐獻第一人✖️👨👩👧👦、重慶醫科大學學生吳渝,河南省在校大學生償還國家助學貸款第一人🧑🏽🦲、河南中醫天美學生王一碩♖🥅,還是為挽救垂危的素不相識的18歲維吾爾族學生、無償捐出自己左腎的新疆大學學生王燕娜👸🏽,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勵誌自強、提升素質、奉獻社會。
“用身邊人感染和教育學生🫷🏻,關鍵是讓他們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東北林業大學校長楊傳平說🤴🏽,“只有平時樂於助人、關心他人🤔、大公無私的人🪛,才會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把這種理念傳遞到每個學生心中,內化為精神動力,外化為具體行動💂🏻♂️。”
中南大學學生預備黨員胡維,對自己是一個“很小氣”的人,卻對災區人民很大方。
胡維家境並不富裕,上大學以來一直靠勤工助學掙取生活費🟡。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胡維第一時間參與了學生捐款活動,當領到勤工助學工資後📡,胡維又將這學期勤工助學所得的700元收入全部用來交納“特殊黨費”。
青海玉樹地震災害發生後,全國大學生繼續發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精神,力所能及地幫助災區群眾和師生渡過難關,展現了當代大學生嶄新的精神風貌。
教育部在對高校學生思想政治狀況進行多年滾動調查後發現,當代大學生們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熱愛祖國,堅決擁護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高度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充分信賴以胡錦濤同誌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對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共同理想信念更加堅定,對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充滿信心。
愛國情紮根心底,民族精神在廣大學生中不斷弘揚
當很多人熱衷於城市生活,千方百計湧向發達地區、大城市時,有一群年輕人卻在廣闊的農村大地施展自己的才華,從剛來的“外鄉人”漸漸變成農民的“貼心人”🧘🏽♀️。
說起大學生村幹部,北京房山區拱辰街道黃辛莊村種植大戶劉寶平掩飾不住對他們的欽佩,“他們精神風貌好,工作積極主動……我們這裏有的大學生還被選為村黨支部書記和村委會主任,成了團結農民群眾致富奔小康的領頭人。”
“自覺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業,走出一條在生動實踐中成長成才的廣闊道路。”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鄧希泉博士說,這一句豪邁的語言,勾勒著中國廣大學子學習創業奉獻的人生軌跡,也書寫出新時期中國大學生建功立業的不息鬥誌。
5年多來🤳,各高校把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與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教育結合起來👇🏿,不斷引導大學生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實踐中,在時代和社會的發展進步中汲取營養🪜,培養愛國情懷🧑🏻🦱、改革精神和創新能力,始終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和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
經過了汶川地震和玉樹地震痛徹心扉的創傷😶,經過了奧運會舉世矚目的輝煌,又迎來世博盛會的中國大學生💺,正向世人交出答卷——
如今,在世博園裏,隨處可見身著綠色工作服的誌願者們。從“鳥巢一代”到“海寶一代”♓️🤛🏼,他們的臉上始終掛滿微笑🐡。
“為國家、為人民做奉獻,這不僅是老一代人的精神財富,更應該是我們青年一代的做事準則。”在媒體註冊中心服務的誌願者崔婧哲說,“社會上有些人給我們‘90後’青年貼上嬌氣、缺乏責任感的標簽,我們就是要通過世博誌願活動,讓全社會對‘90後’放心⛹🏽♀️。”
5年多來🚤,青年學生更加讀懂了什麽是責任🎟、什麽是使命📊,他們明白了只有經歷磨難方能百煉成鋼,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宣讀著這一代中國青年的時代宣言。
北京兩名大學生曾通過新華網向全國大學生發出公開倡議——
大學生朋友們,讓我們團結一致🕸,做敢於承擔責任的一代,讓我們的青春,成為祖國崛起最強有力的鋪墊,讓我們用自己的行動向世界證明:“中華民族永不言敗,中國青年大有可為!”
公民道德教育不斷深入,學子演繹青春與道德相伴
2010年除夕之夜🕓,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的直播現場👦🏻🔰,在主持人的介紹下💂♂️,身著土家族服飾的湖北職業技術天美2006級學生譚之平🧑🏿🦱,走到了全國億萬觀眾面前。
作為全國孝老愛親模範,譚之平此行是受邀代表55名第二屆全國道德模範,在春節聯歡晚會上向全國觀眾拜年的。
青春應與道德相伴⬅️。目前正在實習的譚之平說:“國家給我的榮譽,實際也是對當代青年的一種認可。我馬上就要參加工作了👱🏽,我要繼續盡職盡責,把工作做好,帶動更多的人💃、更多的大學生踐行感恩,知恩圖報。”
近年來🪫,像譚之平這樣的優秀學子不斷湧現,他們用自己的責任、勇敢和擔當,贏得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肯定🕡。他們可貴的精神風貌,為當代大學生樹立了榜樣——
安徽涉外經濟天美學生盧帥為救落水兒童挺身而出,付出生命代價;
東北林業大學學生劉家霖從拖拉機下舍己救人而身受重傷🧏🏻;
長江大學15名大學生在少年溺水時結成“人鏈”舍身下江……
“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正是在這樣的理念和工作推動下🪝,大學生中的先進典型才能不斷湧現🤴🏽,才能帶動更多的大學生®️🧚🏻♀️,以他們為榜樣,立誌成才,全面發展🈷️,勇於擔當,更好更快地成長為國家需要的棟梁之才🧓🏻。”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夏學鑾說,這就是近年來黨中央不斷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結晶。
(據新華社北京5月23日電 記者譚浩)
(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