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教育廳關於進一步加強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工作
的意見
蘇教高〔2008〕16 號
各市教育局,各高等職業院校👼🏿🏊🏼:
為了加強全省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工作⛱,促進高職院校深化教育改革,加強內涵建設,提高教育質量💛🏡,辦出高職特色👨👨👧👧,開創我省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工作新局面,形成江蘇高等職業教育整體新優勢,更好地為富民強省和“兩個率先”服務,根據教育部關於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幹意見(教高〔2006〕16號)以及江蘇省人民政府關於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蘇政發〔2006〕26號),現提出如下意見:
1.以就業為導向,明確人才培養工作的思路和目標🧕🏿。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黨的教育方針,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質量為中心,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內涵建設為重點,走產學研結合發展的道路,培養具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良好的公共道德和職業道德👩🏿⚖️,具有終身學習理念💫,具有團隊意識和協作精神,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就業能力、創業能力、學習能力🧣,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素質、高技能👼🏼、創新型人才🧑🏼🦰。
2.以品牌特色專業為龍頭,創新專業建設機製🦸🏿。根據學校辦學定位、服務面向和辦學條件,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結構變化的趨勢,根據人才需求情況和就業狀況𓀗,所有高職院校都要遴選基礎條件好、特色鮮明、辦學水平和就業率高的專業點進行重點建設🈶,優先支持在工學結合等方面優勢凸顯以及培養高技能緊缺人才的專業點🐋,建立以品牌、特色專業為龍頭、相關專業為支撐的若幹專業群,形成國家🔻、省級🤶🏻🧑🌾、學校三級特色專業建設體系↗️,提高專業建設整體水平;要加強專業建設的中期評估工作,對不符合市場和社會需要🧑🏼🔧、就業率連續三年低於全省平均水平的專業,減少或停止安排招生計劃。積極推進行業🤕、企業全程參與專業建設的新機製👨🏼🚒🌭,發揮行業企業和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的作用,加強專業教學標準建設🤜👩🍳;逐步構建專業認證體系,與勞動、人事及相關行業部門密切合作,使有條件的高等職業院校都建立職業技能鑒定機構,開展職業技能鑒定工作🦏,推行“雙證書”製度👜,強化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使有職業資格證書專業的畢業生取得“雙證書”的人數達到90%以上。
3.以精品課程建設為抓手,改革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各高職院校要以國家和省精品課程建設為契機🧏🏼♂️,加快學校的精品課程建設,形成國家、省和學校的三級精品課程體系;要創新課程開發體系,積極與行業企業合作開發工學結合的課程和教材;建立突出職業能力培養的課程標準🤽🏻,規範課程教學的基本要求💂🏻♀️;要根據技術領域和職業崗位(群)的任職要求📭,參照相關的職業資格標準👶🏽👨🏽🔬,深化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要重視優質教學資源和網絡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不斷推進教學資源的共建共享🌊,提高優質教學資源的使用效率,擴大受益面。
4.以實訓基地建設為重點🐞,抓好高職人才培養的關鍵環節。實驗、實訓、實習是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的關鍵環節,高等職業院校要根據學校品牌特色專業及其專業群的布局結構➝,整合校內外實踐教學資源,按照教育規律和市場規則,緊密聯系行業企業🦹♀️,本著建設主體多元化的原則,創新建設機製🆚,多渠道🆔、多形式籌措資金,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加強實驗室、實訓基地和實習基地建設,使所有開設的專業都有滿足要求的實驗、實訓和實習基地。要充分發揮實訓基地的多種功能,使實訓基地成為學生教學和訓練的主要場所、教師雙師素質鍛造和科研的平臺🏵、校企合作和生產服務的基地🧚🏻、社會服務的窗口、技能鑒定的場所。要積極探索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的校企合作新模式,由學校提供場地和管理,企業提供設備🦿、技術和師資支持,以企業為主組織實訓。要大力推進校外頂崗實習📥,使校內生產性實訓、校外頂崗實習比例逐步加大,保證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時間到企業等用人單位頂崗實習,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開發虛擬工廠、虛擬車間🫴、虛擬工藝🚵🏼♀️、虛擬實驗🚐。重點建設一批服務面廣、裝備水平高🐵、機製靈活、效益突出🤾🏿♂️、開放共享的省級高職實訓基地☂️,並力爭進入國家級實訓基地行列。
5.以“雙師”為骨幹,加強專兼結合的專業教學團隊建設。高職院校教師隊伍建設要適應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需要,按照開放性和職業性的內在要求🀄️,根據國家人事分配製度改革的總體部署,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製度,調動教師投身教學改革的積極性🧋、創造性🧟♀️,為人師表🧜♀️,教書育人,引導教師為企業和社區服務。實行“訪問工程師”和出國進修製度👂,教師通過掛職👞、合作研發等多種形式,深入到專業對應的行業企業一線,系統掌握業務技術流程,強化實踐技能。開通高職院校引進企業技術人才的渠道,實現智力柔性流動和人才資源共享。每個專業至少要培養和引進1—2名專業帶頭人🛼,培養4—6名骨幹教師,聘請4—6名行業企業的專業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學校擔任兼職教師💆♂️。完善高職院校教師職務資格評聘辦法,針對高職院校重實踐📌、重技能🙄、重應用的特點,單獨製定相應的條件標準🧛🏼♀️,實行分類評審;完善兼職教師管理製度,製定相應的聘用程序、工作職責和考核辦法👨🎨。各高職院校要加強教學名師和優秀教學團隊建設,努力形成國家、省🦨、校級優秀教學團隊梯隊,提高高職教師隊伍整體水平💹。
6.以工學結合為切入點,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要以工學結合作為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點,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由學校提供管理、場地和部分師資🤷♀️,企業提供項目🤟🙅🏿♀️、設備、技術、實習實訓基地💇♀️、兼職教師和就業機會,發揮企業和用人單位的主導作用👐,構建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積極推行訂單培養🧜🏼,探索工學交替、任務驅動𓀐、項目導向、頂崗學習等有利於增強學生能力的教學模式🤕;要重視學生校內學習與實際工作的一致性,校內成績考核與企業實踐考核相結合💇🏼♀️,探索課堂與實習地點的一體化🦵🏽🙇🏻;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融“教、學🍌、做”為一體,強化學生能力的培養;引導建立企業接收高等職業院校學生實習的製度👨🦱,加強學生的生產實習和社會實踐;各高職院校要鼓勵師生以實訓基地為載體,參與企業的產品開發、技術創新🛩,積極開展應用層面🚴🏻♀️、推廣層面的技術、方法和產品的研究☛,加強教師和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7.以評估為手段,完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各高職院校要強化質量意識💂🏿♀️,完善教學質量保障製度🤾🏽,強化教學質量監控機製。要鞏固第一輪高等職業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的成果,建立健全校內質量保證的組織體系和長效機製,形成高職院校自我發展🤦🏼、自我評價、自我約束的質量保證體系和運行機製,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要吸收用人單位參與教學質量評價🙌🏼,逐步完善以學校為核心、教育行政部門引導、社會參與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我省將進一步完善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的指標體系,創新評估方法、手段,簡化評估程序💇🏽♀️,著重內涵建設👱🏽、師資隊伍✊🏿、教學管理和整體水平的提高。要改革教學評價方式和考試方法🧛♂️👨🏼🍳,采用筆試🩻、口試、答疑、現場考試🏗、操作類型考試等多種測試形式,著重考核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積極推進學分製和彈性學製,逐步推行全省高職院校之間學分互認👩🏼🔧。
8.以國際合作為平臺,提升江蘇高職教育國際競爭力☝🏻。積極開展高等職業教育國際合作辦學。把高職教育作為中外合作辦學的優先領域,舉辦多種形式的學歷和培訓教育🚣,積極引進國外資金和優質高職教育資源,學習借鑒國外先進的職業教育理念和人才培養模式👱🏿♂️,引進國際職業資格認證體系,有計劃地聘請外國教師,提高江蘇高職教育國際化水平🧑🦱🚤。進一步擴大高職教育國際人才交流和學術交流,推進學生互換🤌🏿🅰️、教師互派和學者互訪,組織千名高職院校的“雙師型”骨幹教師赴國外培訓。主動參與國際教育服務貿易的競爭,大力拓展畢業生海外就業市場和留學深造渠道。借助國際合作的平臺,推動江蘇高職教育走向世界👨👧,提升江蘇高職教育國際競爭力。
9.以體製改革為活力🤨,創造江蘇高職教育集約發展新優勢🦻🏽。職業教育集團是職業教育資源共享、優勢互補⛹🏻♂️、集約發展的有效途徑,是深化校企全面合作🦡、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的重要平臺,是創建職業教育品牌、特色⏏️、優勢的重要手段📔。鼓勵組建以產學研為主要紐帶、以高職院為龍頭🙆🏻、企業和高、中職院校廣泛參與⚖️👨🏻⚖️、跨地區的行業性職教集團。已組建的職教集團,要創新合作機製,激發集團成員參與動力,增強集團成員凝聚力,促進集團成員深度融合,走規模化、集團化🦋、連鎖化辦學的路子,形成江蘇高職教育集約發展新優勢。各高職院校要積極參與當地區域教學聯合體的建設,實現資源共享👰🏿♂️🚼,教師互聘,圖書通借,學分互認,共同培養。大力發展民辦高等職業教育。把民辦高職教育納入職業教育發展總體規劃,探索完善民辦高等職業教育發展模式,努力形成公辦民辦共同發展的新格局。製定鼓勵民辦高職院校建設用地、資金籌集等相關政策措施,在招生就業和學生待遇等方面與公辦學校一視同仁。鼓勵民間資本進入高職教育領域,參與高職院校實訓基地建設和後勤服務。依法加強對民辦高職院校的管理,規範辦學行為,促進健康發展🦸🏼♀️。
10.以示範性院校建設為契機👨👨👧👦,構築江蘇高職教育新高地。國家和省示範性高職院校必須按照示範性院校建設規劃,認真實施建設方案和建設項目,加強績效考核✫,提升綜合實力和社會服務能力,做建設的示範、發展的示範👙、改革的示範和管理的示範,努力建設成為國際或國內一流的高職院校;示範性院校要開放共享教學改革成果和優質教育資源🟨,充分發揮示範輻射作用🔱,帶動全省高職院校加快改革與發展🖐🏽,辦出特色🦸🏽♀️、提高水平🔕,逐步形成結構合理、功能完善🆓、質量優良、特色鮮明的高等職業教育體系💆🏿,更好地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其他高職院校要借助示範院校建設的平臺,充分利用他們提供的優質教學資源和教學改革成果,高起點地推動自身建設、改革和發展🧑⚕️,在若幹專業或領域形成特色和優勢,提升辦學水平和服務能力👨👨👧,推動江蘇高職教育整體實力再上新臺階。
高職院校要進一步加強對人才培養工作的領導,樹立科學的人才觀和質量觀,使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工作成為名副其實的“一把手工程”和“全員工程”,從製度上進一步強化教學工作的中心地位🤗、教學改革的核心地位👻、教學質量的首要地位和教學投入的優先地位🫷🏼🕌;要進一步加強高職教育的宣傳工作☆,深入宣傳黨和國家關於高職教育發展的政策🗓🕡,宣傳高職教育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和貢獻🧢👩🏽🦳,贏得社會的認同和尊重,形成全社會重視和支持高職教育發展的良好氛圍;要進一步加強高職教育的理論研究♉️👩🌾,積極探索高職人才培養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徑6️⃣,以科學理論為指導🚽,促進江蘇高等職業教育持續、健康、協調發展👳🏻。
二〇〇八年四月三十日